首页

优美币

时间:2025-05-29 00:00:11 作者:从美食出行到清洁能源,中企在巴西拓市场、探机遇 浏览量:71146

  点外卖、喝奶茶、叫网约车…… 这种普通中国人的日常,在巴西也变得不再陌生。

  在这个距离中国1.8万公里的拉美大国,中国企业纷纷加码布局,正试图在巴西复刻“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天”。

  为什么是巴西?

  这是一个够大够新的消费市场。

  作为拉美第一大经济体,巴西拥有超2亿人口,15-64岁劳动力人口占比约七成,2024年人均GDP约1万美元。用“盘子大,活力足”来形容巴西消费市场再贴切不过。

  作为“手机重度使用”国家,巴西86.2%人口为互联网用户,人均每日使用手机时长超过5小时。中国互联网企业拥有先进算法和运营经验,开拓巴西市场大有可为。

  “巴西市场成长空间大,与中国产业互补性强,两国友好关系潜力无限。”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白明接受三里河采访时如是总结。

  眼下,多家中国科技企业正加速落地巴西本地运营团队。美团旗下外卖服务Keeta宣布计划5年内在巴投资10亿美元,除建设即时性配送网络外,还将为当地合作伙伴提供数字化运营工具。这不仅是一次资本下注,更是技术生态的深度融合。

  这是一个与中国产业高度互补的市场。

  在能源与制造领域,巴西与中国的产业升级方向高度契合。

  “巴西拥有大量风能和太阳能项目,但开发人员和设备不足。而中国在新能源技术和人才方面优势明显,恰好能满足巴西的需求。”一位熟悉巴西能源市场的人士告诉三里河。

  目前,巴西85%以上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光伏和风电市场增长迅速。为向低碳经济转型,巴西实施了《2050国家能源计划》,这与中国“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的出海需求不谋而合。

  近年来,在能源领域,中国电建、中广核等企业陆续在巴西投资建设光伏项目,将中国技术带到当地。

  在制造领域,长城汽车在巴西的工厂将于今年7月投产,并计划打造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比亚迪、奇瑞、江淮也争相加码布局这个世界第六大汽车市场。

  中国企业在巴西,不只“走出去”,更是“融进去”。

  本轮投资热潮背后,得益于中巴两国友好交往的升温和政策支持。

  5月10日至14日,巴西总统卢拉第六次访华。他表示,“要让巴西企业去中国,中国企业来巴西,我们携手合作,实现共赢。”访问期间,他还亲自登上一辆中国新能源车,感受“中国智造”的魅力。

  其实,不少中国企业早已进入巴西市场,从智能物流系统到数字化汽车工厂,再到清洁能源基地,中国企业深度参与巴西经济底层结构的重塑,角色也从“商品销售者”转向“生态参与者”。

  业内普遍认为,巴西不仅是中国企业辐射拉美的“登陆点”,也是检验本土融合能力的试金石。中国企业通过巴西布局拉美市场,既打造多点支撑的全球市场网络,也以优质产品和技术助力拉美地区发展。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中国企业在巴西的实践证明,中国企业国际化,不是只“把中国经验搬出去”,而是“与世界共建新范式”。

  (“三里河”工作室)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铁路部门加开高铁列车 看“中超”更便捷

晏青:我们可以把这些行为看作是粉丝对自我的确证之举。偶像崇拜本身是粉丝从偶像那里获取某些需求、理想的投射,以获得对自我价值的认同。诸如不同粉圈之间的对骂,实际上是否定对方群体的规范或某些观念,或否定对方的选择、喜好。在这种彼此否定对骂之中,容易引发粉丝的认知失衡。要避免认知失衡,以上你所说的这些不当行为便“招呼 ”上了,所以说,粉丝通过以上种种方式,让自我认同及群体认同的边界更清晰、认同的声音“更有力量”。

新图景里的数智脉动|大国重器

同时,科大正与欧洲一所具备筹办医学院经验的知名院校,就包括课程规划与其他筹办事宜交流意见,并商讨合作安排。科大也正积极咨询包括特区政府、拨款机构、医疗卫生界和教育界等相关持份者,积极与他们就招生、课程、招聘教学人员、临床实习等方面进行沟通和交流意见,以完善筹办医学院的计划。

新疆首部编年体城市传记《乌鲁木齐传》与读者见面

与其寻求企业融资不如自己挣钱。2022年,在几经融资受挫后,蔡磊夫妇决定以直播带货的方式试一试。从来没有涉足过直播行业的段睿为了丈夫全身心地投入了这份工作。

神舟十二号至十五号航天员授称颁奖大会25日在北京举行

中国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罗刚提到,核污染水排海事件使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挑战。他认为,核污染水的处置,应坚持以包括国际海洋法、国际环境法在内的国际法为准绳,忠实履行国际法相关义务,必须贯彻风险预防原则,不应拿全人类的生存和延续当赌注,应当尊重和保障人权,不得侵害各国人民的健康权、发展权和环境权。

南昌大学2024届毕业生春季综合类双选会举行

病床共享后医生如何管理患者?重庆市巫溪县人民医院也是探索“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的医院之一。在该院普外科主任朱庆看来,传统的床位管理模式是“病人跟着医生跑”,而病床共享是让“医生跟着患者跑”。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